一、什麼叫伴熱,我們為什麼要伴熱
在工業生產過程中為了保證生產的正常運行和節約能源,大多數的設備和管道都要采取隔熱(保溫)措施。但是,在工藝介質的存儲和傳輸過程中散熱損失還是不可避免的。散熱就意味著設備和管道中介質溫度的降低。
介質溫度的降低將會帶來大量的問題。例如,設備和管道中水的溫度的降低會造成凍結;食用油管道中食用油溫度的降低會造成黏度增加,阻力增大,流動困難。三聚氰氨如果溫度降低將會析出結晶造成設備和管道的報廢。瀝青如果溫度降低將會凝固造成灌腸。這些問題的產生都將使得生產無法正常運行。
為了保證生產的正常運行和節約能源,在生產、存儲和運輸的過程中就必須從設備和管道的外部或內部給介質補充熱量。這就是伴熱的目的。
伴熱和加熱不同,伴熱只是補充介質熱量的損失,維持一定的溫度,避免介質溫度的降低帶來的問題,一般維持溫度都低于操作溫度。加熱則要求給介質提供大量的熱量,使得介質溫度高于原來的溫度(如管道介質的進口溫度)。因此加熱比較伴熱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
二、傳統的辦法和缺點
傳統的辦法是以蒸汽、熱水或導熱油為熱媒,用內外伴管、夾套管或內外盤管的方式向設備和管道提供所需的熱量。導熱油需要建造專門的系統,還要定期更換導熱油,費用太高。
工廠廠區內,蒸汽來源方便,而且蒸汽潛熱大,所以大多數選擇蒸汽為熱媒。
但是,蒸汽的供汽、疏水、凝液回收系統復雜,安裝的工程量大。蒸汽的溫度很難控制難以滿足不同介質對維持溫度的不同需要。蒸汽系統的熱效率低,能耗比較大,能量利用不合理。蒸汽系統的閥門和疏水器等容易泄露會造成能量的大量浪費同時還會影響環境。蒸汽系統的設備和管道還容易腐蝕,維修的費用也很高。另外蒸汽系統的運行成本也比較高。
三、電伴熱的產生和優勢
正是因為上述的原因,五、六十年代,國外著手研究用電能轉換熱能的新產品。各種電伴熱產品逐漸出現。我國八十年代後期在石油化工企業開始大量采用電伴熱產品。近二十年來電伴熱在我國的工業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國內外的各種電伴熱產品也競相在市場上出現。
電伴熱產品之所以受到歡迎,是因為它比較別的伴熱方式有以下優點︰
1、 電伴熱產品體積小、柔性好、系統結構簡單、設計和施工方便、維護量小;
2、 使用壽命長,可達15-25年;
3、 維持溫度的範圍廣泛,可達450℃以上;
4、 熱效率高,節約能源;
5、 維持溫度可以有效的控制,控制精度比較高;
6、 在沒有蒸汽供應的裝置電伴熱是比較好的選擇;
7、 電伴熱產品比蒸汽系統的設備更耐腐蝕;
四、電伴熱產品的種類
在市場上最初出現的電伴熱產品是利用電流流過電阻體(電阻絲或管道自身的電阻)發熱的原理來開發的。這類產品當電流、電壓、電阻確定以後,單位長度的電伴熱輸出功率就是恆定的,所以稱恆功率型。
隨著材料科學的發展,人們開發出一種新的電伴熱產品,這種電伴熱產品具備自調溫(PTC)的特性。它采用兩根平行的導線作供電的母線,采用經過處理的高分子聚合物半導體塑料作為並聯在母線之間的電阻體。這種具備PTC特性的電阻體當它感受的溫度升高時,電阻值增大,通過電阻體的電流減小,輸出功率減小;反之當它感受的溫度降低時,電阻值減小,通過電阻體的電流增大,輸出功率增大。這種正的PTC溫度特性正好符合工業生產對伴熱的要求,即能補充熱量又可以節約能源。而且這種電伴熱產品還有一種優點,它可以自由裁剪,施工時根據現場的需要用多少裁剪多少,無需改變供電電壓,單位長度的電伴熱輸出功率一致,非常方便。所以得到廣泛應用。
但是,由于聚合物塑料的耐熱性能受到限制,在溫度特別高的環境就不能使用。所以在串聯恆功率電熱帶的基礎上又開發出礦物絕緣的MI電熱電纜。它采用銅線作發熱體,用不銹鋼或高鎳鉻的825合金作外套,用氧化鎂作絕緣。這種電熱電纜,功率密度可達260W/M,耐熱溫度可達690℃,維持溫度可達450℃。使電伴熱產品的應用範圍得到擴展。
為了滿足容器類設備對伴熱的要求,制造商又開發出一種采用模壓高溫合金發熱組件,並聯電路結構的擾性電熱板,柔性好,它可以大面積的鋪設在容器的表面,采用溫控器控制溫度,非常適合容器類設備使用。
還有一種電伴熱產品——集膚效應電熱帶,它的特點就是非常適合長輸管線的伴熱的要求。不需要大量采用配電設施,使用一個電源點可給10余公里的管道進行伴熱,是長輸管線伴熱經濟的方案。其維持溫度可達200℃,暴露溫度可達260℃,功率密度可達165W/M。而且它的熱效率比較高。這種電伴熱產品的特點還不太為大家所認識,但它的發展前景是比較大的。
安徽環瑞高性能自限溫電伴熱產品
【點擊圖片——進入產品】
?鍍錫銅絲導線 ?低電阻過渡層 ?PTC芯帶
?改良性聚烯烴絕緣層(自研制) ?改良性聚烯烴絕緣層(自研制)
?金屬屏蔽網 ?低煙無鹵外護套(可定制氟塑料護套)
注︰???一次成型,??雙絕緣層,絕緣電阻大于2000MΩ